雾霾来袭 化学质疑

发布时间:2016-12-21文章来源:张学彬 浏览次数:

最近,全国各地遭遇大范围严重“雾霾”侵袭。

一时间,类似“喂人民服雾”、“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等调侃与吐槽的段子层出不穷。

不过,调侃归调侃,吐槽归吐槽,对于雾霾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我们却必须严肃对待——

150秒动画展现PM2.5入侵人体恐怖过程

面对如此严重的危害,只有知己知彼,从化学角度对雾霾加以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防范——

雾霾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其实并不相同。

雾的本质,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本身并没有毒,但是雾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雾中的水蒸气也会易吸附大量的污染物,从而使空气质量下降。

也称灰霾。其主要组成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则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元凶。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空气质量急剧恶化。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我们经常提到的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专家介绍雾霾来源:

虽然人们已经对于雾霾的化学成分和来源已有所了解,但是,对于雾霾所形成的化学机制,却仍有待研究。

好在, 最近一个由中国、美国和英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论文。宣称已找到了1952年伦敦大雾及当前中国雾霾形成的主要化学机制。

人们知道,由二氧化硫转化产生的硫酸盐是形成烟雾的主要原因,而具体转化机制并不清楚。该团队研究证实伦敦大雾是在多云的大气环境下,由二氧化氮促使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从而形成危害性大雾。而中国当前雾霾的形成机制稍有不同,除了二氧化氮外,还有氨的参与,才能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

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促进了对雾霾形成机制的正确理解,将为中国制定更加有效的雾霾监管行动发挥重要作用。当前,中国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硫的排放管控,而该研究提示出要同时减少二氧化氮和氨的排放将会产生更好的雾霾防控效果。

中国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由发电厂排放,二氧化氮主要由发电厂和汽车产生,而氮主要由肥料和汽车的使用产生。

化学恰似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更是治理环境污染的良药利器。相信,随着化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一定能够降服雾霾,重回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美好世界。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